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添加收藏 丨 联系我们

学校通知


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0371-67628141
学校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协作路6号

课题研究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与教学 > 课题研究

创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新课标下道德课堂

作者: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日期:2015-1-4 15:59:36 来源:www.zz51z.net

(一)、建设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近三年来,郑州五十一中以深入推进新课程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探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教学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以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提出了创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无定法,教须有法。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及活动程序。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选择和强化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十分密切。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为深入推进调节教学这一模式不断努力,鼓励老师们研究调节教学,实践调节教学,创新调节教学。随着新课改逐步走进学校的日常生活,教师面临着一些新的难题,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如何认识这些新理念和调节教学的关系,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尝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如在开展“有效教学实验课”活动时,引导教师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自学释疑”的效能;要求教师课堂上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关注“训练操作”的过程。在开展的“有效学习实验课”活动中,重点引导教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实效,突出“学生反馈、合作矫正”的效果,追求“延伸迁移”的最优化。以调节教学模式为基础,从08年年开始,学校致力于“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努力创设高效课堂。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入手,引领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中心论对“缘学有教,应学而教,教为促学”的认识,带领广大教师在课堂上落实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激励、有效合作、有效评价、有效沟通、有效作业、有效练习等等,扎实推进调节教学的“十条要求”。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实践落实在教学行为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见效。学校围绕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抓好“三类课”研究:

一是教研组内的研讨课。

二是校级课例研究课。

三是听推门课。

为进一步加强“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我们于09年11月23号至25号,举办了“郑州五十一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们邀请到河南省三个地市的教科所和九所学校近百位代表参加。研讨会上,通过上课、评课、座谈等形式,对我校校本课堂模式建设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方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7月,我们又进行了校本课堂模式建设校内研讨会,各组汇报总结了已取得的成果,并结合郑州市打造道德课堂的要求,研讨了下阶段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

目前,各学科在创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上已取得的成果有:

语文“三步骤”课型模式:预习课、互动课、巩固课;

语文讲读课课堂教学模式

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模式

新目标英语读写整合有效教学模式

九年级历史高效复习课模式

中学自然地理调节教学模式(自学释疑型模式、共同探究型模式、合作互动型模式)

(二)、深入细化解读新课标: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中,细化解读新课标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新课程标准实施已有七八年,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正逐步融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以前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正在向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较大的转变,新课标的实施正在逐步的深入。同时,老师们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也有不少困惑,甚至还存在一些“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市教育局大力推进的新课标解读工作为解决新课标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我们学校是在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新课标解读工作的。

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为了深入开展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我校首先在全体教师中灌输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是解决新课标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性方法的思想,提高全校教师对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意义的认识,然后和学校各教研组组长一起制定学校和教研组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学校集体购买了相关理论性书籍,发放给每个教研组和每个老师,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并结合日常教学开展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

1、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主体应是一线教师,做好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备课工作中,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和学生实际为依据,将课程标准中相关的要求细化成每节课的学生学习目标。教师个人细化的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备课组形成细化解读新课标成果的基础。

2、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与日常教学检查相结合。

学校教务处常规教学管理中,每学期要进行三次教师教案检查,近两年,学校每次的教案检查中,我们重点检查了教师教案中教师对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情况。为提高检查的针对性,每次教案检查都是教务处和各备课组联合进行检查。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规定要有六次集体备课以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为主题,各组计划提前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同时,学校分包教研组的领导要参加备课组专项活动。

3、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与学期末绩效考核相结合。

学校将每位教师、教研组的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纳入期末对教师、教研组、教务处的绩效考核之中。每学期末对教师、备课组、教研组开展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情况进行专门的检查汇总验收,完成情况奖惩兑现。

二、组织专项活动提高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质量。

教师个人的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期末都要将自己对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设置的学习目标整理成电子稿,放入学校校园网的学科资源库,成为学校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基础性材料。这些材料是学年转换后其他教师做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参考材料。这些基础性材料要经过多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形成学校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成果。为提高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质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在备课组专项教研活动中提高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质量。

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规定要有六次集体备课以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为主题,每次活动备课组要以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为单位,将小组老师设置的学习目标进行研讨、整合,形成备课组对每节课学习目标设置的认识。

2、在学校“磨课”活动和其他校内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中提高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质量。

我校近年每学期都要在备课组组织“磨课”活动。活动主要方法是经集体备课,备课组内找两位教师上同一内容的观摩课,课后评课并根据上课情况进行二次集体备课,然后这两位老师在另外班级在上同一节课,课后二次评课和总结。如有必要进行三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其他教师在所教班内上同一课。备课、评课研讨中,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一项重要内容。

3、在专家引领下提高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的质量。

学校创造条件积极邀请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工作,比如每学期都要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和协作区学课中心组成员及郑州市名师到校听课,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中,这些专家们对学校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都进行了指导。特别是教研室高全套、卢臻、马建民、张瑞、陶继红老师在参加各学科教研时,给老师们所做的目标细化中拆解关键行为动词的指导,让我们的老师逐步掌握了细化解读新课标的一些基础性方法,对我校细化解读新课标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创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工作相结合。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对我校创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是创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为推进两项工作的深入进行,我校于2009年11月23——25日举办了“郑州五十一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研讨会”,我们邀请到三个地市教科所的专家领导和三地市14所学校的领导、骨干教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我们就我校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创建校本课堂教学模式工作同与会代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也收到了对我们这两项工作开展的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找准了方向。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中我们也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一些老师固有的一些观念需要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时间,更需要理论上的有力指导和行政上、方式方法上的强力推动,)也来自于个别教师因职业倦怠而带来的对工作的虚与应付甚至麻木不仁。我们将在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领导、指导下,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真正做好,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打造道德课堂

郑州市教育局开展构建道德课堂研究的精神下达后,我们在期末学校全体会上和暑期教师研讨会上,认真学习了打造道德课堂的有关精神,并要求教师将道德课堂的理念与我校课堂模式建设有机结合。结合教育局有关文件和中国教师报有关报道的学习,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从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个层面进行行为诊断,并制定了学校的《以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在暑假中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德育大会,聆听了十几位知名专家(如:魏书生、冯恩洪、陶西平等)和几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报告,这次学习,使老师们对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主要精神、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德育工作、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层面都学到不少东西,对我校班主任整体素质的提高极有帮助。暑假中,我校还为老师们购买了《高效课堂二十二条》、《杜郎口旋风》、《我给传统教学打0分》三本书,要求老师们在假期认真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为老师们进行理论、理念上的充电。

在道德课堂理念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

1、道德课堂是人本的。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它敬畏生命,尊重人,相信人,关注和促进人的发展。它把人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它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使课堂适合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促进每个人积极向上地发展。

   2、道德课堂必须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尊重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规律,遵循每个人的不同特质。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关注和研究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材而施教。

 3、道德课堂强化了教育的育人目标。一切教育都是为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所以课堂教学不管教什么内容,都首先要育德。课堂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而首先是培育人的高尚道德、健全人格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以德为先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4、道德课堂是展现“师德”的舞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不仅应该有丰富的学识,而且首先应该是师德的楷模,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民主,是否科学,乃至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教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对待学术问题的态度,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等等,都体现着他的道德和人格修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执行我校道德课堂建设研究方案,要求每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实践道德课堂,实现我校“以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策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